Bibliometrics Visual Analysis of CNKI Design Narrative PapersxvA知览论文网
HE Xiu-chuan BAI Lei-qiang YANG Xiao-yangxvA知览论文网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Guangzhou University
xvA知览论文网 Abstract:Bibliometrics Visual Analysis of design narrative research papers,in order to objectively and credibly interpre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s of domestic design narrative research, and then obtain phased overall cognition.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discussion, taking the core journal literature of design narrative in CNKI database as the data source for the research. Using tools such as VOSviewer and CiteSpace to carry out bibliometric visual analysis, after that, further interpret and discuss the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design narrative research. The number of design narrative papers published annually within the search scope shows a rapid upward trend, mainly focus on theories and concepts,utility and value,practice scenarios,media and forms,ways and paths; it shows that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to th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design discipline method, linguistic symbol interpretation of design concep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esign experienc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from space to various design them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eaning structur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narrative for design, and emphasize the personalized and differentiated expression of narrative for design.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Keyword:Design narrative; Narrative; Visualization; Bibliometrics; VOSviewer; Citespace;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引言:当下,“叙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大,对叙事的应用早已超出故事讲述的范畴,扩展为人类基本的阐释模式和认知方式,并延伸到包括设计在内的各个文化领域。把叙事应用到设计中,是一种既实用、又有力的策略,在这里,叙事被默认为一种支撑设计的方法和机制。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设计活动都在应用叙事进行研究和实践,围绕着设计叙事进行的探索成为当下设计界的一个热门议题。这些年,关于设计叙事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文献成果。这些文献成果背景多元、结构复杂,如果仅采用质性文献研究方法难以精准、客观分析和把握该领域研究热点主题与演进趋势。基于此,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的核心期刊作为文献数据,应用文献量化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论述,力求更加客观、可信地描绘该领域研究的全局概况,继而可以为该领域后续研究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整体概览和文献导引。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1 研究方法与文献统计xvA知览论文网
1.1 数据来源xvA知览论文网
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期刊文献为计量分析的数据来源。期刊文献选择限定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三种收录类型,时间不限。首先,对“设计叙事”研究文献进行篇名、主题、篇关摘、关键词等多组合预检索,测试和对比各种检索结果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最终,确立文献高级检索模式以主题“设计”(精确)AND主题“叙事”(精确)精确匹配的检索式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共获得检索文献789篇,为了更近一步保证研究的有效性,通过仔细阅读研判把与设计学科主题以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手动剔除,并对例如缺失关键词、作者等关键信息的干扰文章进行了排除,文献检索最终更新时间为2022年5月6日,确立473篇文献作为分析数据。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1.2 研究方法xvA知览论文网
借鉴已有文献计量分析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以VOSviewer(1.6.16 版本)和 CiteSpace (5.8.R3 版本)两款软件为主对设计叙事的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可视化计算和呈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解读和论述,形成有价值的研究理论。VOSviewer和 CiteSpace是目前全球广泛使用的学术分析软件,基于JAVA语言。其中VOSviewer具有可以对文献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引证分析、文献耦合分析和共被引分析等功能。CiteSpace这款软件除了具有VOSviewer主要分析功能外,还能够通过时间切片处理呈现关键信息的发展趋势动态。概括而言,这二款文献分析软件优势逻辑在于可以通过对文献计量关系的计算,发现和挖掘文献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和信息。对于本研究而言,结合两种分析软件对筛选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能减少主观信息过滤选择带来的失真和偏见,可以更清晰、高效地掌握设计叙事的研究热点与趋势。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1.3 文献特征统计xvA知览论文网
(1)年度文献分布。设计叙事文献的发文量不仅是研究持续性与关注度的体现,对其分析还能够从时间维度上体现研究的发展速度和特征。其次,通过发文量可以有效分析设计叙事的研究动态,为后续研究提供量化数据要素支持。设计叙事文献年发文量分布见图 1,文献发文量各个阶段特征鲜明。可见自2006年起设计叙事研究发文量经历了类似“缓慢起步—平稳发展—蓬勃扩展”的三个发展阶段。2006年—2011年处于起步期,该阶段每年发文数量平均值均为个位数,其中2006年4篇,2010年为9篇。2012年—2017年处于发展期,自2013年后都保持在每年20篇以上的发文量,表现为一种平稳发展的状态。2018年开始处于蓬勃状态,从 2018年开始,每年文献发表数量均达到 40 篇以上,其中2021年发文量达到 107 篇以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发文量的数字统计来看,设计叙事的研究逐渐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其受关注程度呈年度递增态势。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载文期刊。对刊载设计叙事文献的学术期刊进行统计,以分析国内该主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发布平台。最终确立的473篇文献分布在143本期刊中。这些期刊可以分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期刊,如《装饰》和《包装工程》等;美术加设计的期刊,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观察》、《新美术》、《美术学报》等;综合性社会科学类期刊,如《江西社会科学》、《艺术百家》、《东南文化》等。基于数据统计,发文量排名第一的期刊是《装饰》,合计81篇,约占文献总量的17%;排名第二的期刊是《包装工程》,发文量60篇;排名第三的期刊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发文量23篇。从期刊的发文量数据分析可以看到,《装饰》和《包装工程》二本艺术设计类专业期刊处于设计叙事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同时也可以看出,国内设计叙事载文期刊比较多元,涵盖了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电影、戏剧、博物馆等不同学科门类,充分体现了设计叙事研究的跨学科属性。从高产期刊的分布来看,专业艺术设计类期刊是推动设计叙事研究发展的重要平台。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3)高被引文献。表2设计叙事高被引文献分布TOP 10数据统计可以看到,国内设计叙事研究比较集中的是空间类题材,包含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博物馆空间设计等。发表时间基本都在2013年之前,Top10文献中只有1篇是在2013年之后,为2016年发表。基于高被引数据来看,陆邵明可以被认为是国内设计叙事研究领域的核心学者,且建筑空间类题材的设计叙事研究有着较大的影响力。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 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研究的热点主题xvA知览论文网
关键词是体现设计叙事文献主题、内容、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的关键性词汇,是文献研究的高度提炼,是信息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内容。对设计叙事文献关键词进行计量聚类分析可以可视化呈现其研究热点。应用VOSviewer对 473 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形成关键词共现聚类的可视化图谱。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于文献的深度研读,可以把设计叙事关键词共现聚类排序靠前的研究归纳为五个热点主题:#1叙事—设计叙事的理论概念、#2叙事性—设计叙事实践的效用价值、#3博物馆—设计叙事的典型化实践场景、#4空间叙事—设计叙事的媒介型态、#5叙事设计—设计叙事的方式路径。见图2、图3。以可视化图谱为线索,对这五个主题共现聚类展开研究分析可以深入性地刻画和解读设计叙事的研究热点。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1 叙事:设计叙事的理论概念xvA知览论文网
该主题聚类连接强度为141,主要包含叙事理论、叙述者、受述人、叙事美学、消费社会等关键词。很多研究者把叙事学的相关理论看作是设计叙事逻辑源起和理论依据[1],认为设计叙事是以叙事学为理论指导的一种设计方法[2]。因此,学界纷纷把语言学、文学等理论中的叙事术语转化为设计叙事的实践概念,如把设计者看作是叙述者、体验者看作受述人,立足于把叙事美学看作是设计叙事的一种评判要素都是该聚类关键词的体现。研究者们认识到促成设计进行叙事的直接动因是社会科学所谓的叙事转向。叙事转向使叙事研究扩展到各种领域,表现为从专注小说为主的文本研究转向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产品研究[3],推动很多包含设计学在内的人文学科都开始应用叙事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4]。促成设计应用于叙事的另一个重要动因是后现代强调多元化体验的消费文化需求。屠曙光[5]在《设计的叙事——论后现代设计中的非物质设计》一文中,探讨了设计叙事是消费社会语境下重视体验的设计取向标志之一,表现为由 “为人造物”转为“为物叙事”,通过叙事增加设计附属消费价值,继而打动用户。杨祥民[6]更进一步指出后现代的设计主张不仅需要关注设计的功能体验,还需要关注设计的意义体验,叙事能增加设计的意义体验。该主题聚类研究的热点分析反映出,研究者不仅立足于设计学科来进行设计叙事研究,还致力于站在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将设计叙事理论和概念研究与共时社会语境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探讨。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2 叙事性:设计叙事的效用价值xvA知览论文网
该主题聚类连接强度为103,热点关键词主要包含叙事学、情节设计、符号学、建筑空间、文化传承等。叙事学理论认为叙事性就是故事的可读性,叙事性需要通过情节设计来实现,情节是组织故事的逻辑,也代表故事的品质。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设计叙事。设计叙事也需要重视情节设计。按照著名叙事学者赵毅衡的观点,设计叙事属于一种广义叙事,应该归为符号学的范畴。因此,很多设计叙事的效用和价值研究都和符号学相关。设计中的叙事性实践效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叙事有助于设计沟通交流[7]、增强设计的趣味体验[8]、使设计更有内涵等诸多方面[9]。正是如此,建筑设计师认为叙事的价值不仅是建筑师开展建筑设计实践的有效工具[10],叙事还能文化地建构建筑的社会意义[11]。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叙事具有注重关联性、时序性与感染力三个优势特征,有助于用户与产品之间建立更深刻的互动关系以及信任依赖[12]。信息设计研究者认为,叙事能给信息设计带来更加人性化的体验,交互叙事能多维度刺激使用者的感官,可以激发使用者对信息的主动搜索[13]。站在设计的功用性角度来考虑,应用叙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叙事性主题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于阐述设计叙事效用和价值的存在,并且结合实践解释其独特性,进而能够探索恰当的表达形式和实现路径。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3 博物馆:设计叙事的典型化实践场景xvA知览论文网
该聚类主题连接强度为70,包含展陈设计、跨媒体、展示体验和数字技术等关键词。博物馆作为设计叙事的典型化实践场景,可以归因于二:一是当下博物馆空间越来越多地被概念化为叙事环境,这种观点是将博物馆展览作为讲述故事的场所,而不是知识的宝库。所以博物馆逐渐从以“收藏和教育为中心”转向“以体验为中心”[14]。该主张下的博物馆空间被看作为一种跨媒体叙事方式,叙事媒介有展览文本、展品、空间、图文、影像、技术等多种要素。因此,博物馆几乎可以为各种叙事研究提供场景对象。不仅设计学科的信息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能在博物馆场景里找到切入点和话题,博物馆学、语言学、数字技术等学科和专业也可以基于不同立场在博物馆这种题材里从事和设计叙事相关的探索。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二是博物馆具有多界面的叙事特征,既可以对其整体展览进行设计叙事,也可以集中于片段,从不同角度论述,通过设计叙事来优化博物馆的参观体验。如具体于博物馆空间节奏体验,孙媛媛[15]指出叙事可以有效地控制展示空间的无序关系,将诸多空间单元编排成为一种有内在张力与逻辑的秩序组合;针对展品缺失问题,李德庚[16]认为通过叙事可以把展览看作是一种典型的当代文化创作方式,有效应对当下展品缺失的展览困境;还可以通过陈列内容故事化,把原本零散的造型元素高效地整合起来,使其更具有情感冲击力[17]。博物馆作为展示人类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公共场所,天生就具有叙事的言说属性,不仅作为设计叙事的重要应用场景,也契合社会与大众对历史文化的后现代解读态度。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4 空间叙事:设计叙事的媒介型态xvA知览论文网
该聚类主题连接强度为52,主要包含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博物馆等关键词。不仅是设计,任何类型的叙事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和呈现一定的型态。从设计叙事的媒介角度来看,空间叙事就是把空间作为叙事的载体,意在通过空间讲故事,通过叙事建构空间的意义体验,增加人对空间的交流和认同。设计叙事较早应用在建筑这种空间类型的题材上,国外以曲米(Berrand Tschumi)为代表的一批英国先锋建筑设计师对建筑设计叙事的探索,可以视为设计叙事的序曲,国内则是以陆邵明为代表的建筑师较早进行建筑设计的空间叙事研究。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以建筑为代表的空间叙事都是设计叙事研究的先声。如具体于城市设计的空间叙事,作为叙事媒介的空间,可以通过“事件”、“隐喻”、“概念”等叙事的语言符号进行空间设计,挖掘城市历时的文化积累,塑造特别的城市故事和内涵[18]。叙事可以为建筑空间建构历时性、共时性的关联关系,有助于将空间的文脉信息及其语境呈现出来[19]。建筑空间的多层面媒介特点可以将时间进行叙事重构,进行映射、穿越、拉伸和挤压,激发人与空间环境的对话与交互[20]。把景观作为空间叙事的文本,从叙事主题营造、叙事文本建立、空间情境体验三个方面探讨景观空间营建的策略[21]。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其次,文字叙事的空间,实质是读者对叙事文本想象性复建,其型态是一种心理的意向虚构,表现为抽象的意念;设计叙事的空间则是把想象外化为现实,其型态是具象的、有形的、可感受和能直观体验的。空间不仅是设计叙事的一种媒介,更是其型态存在的方式。设计叙事就是故事的空间化,无论是立体的建筑和景观设计,还是平面的视觉传达和符号设计,设计叙事的型态实质上都是空间性的,从型态上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空间叙事。所以,空间既是设计叙事的媒介也是其型态的存在方式。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5 叙事设计:设计叙事的方式路径xvA知览论文网
该聚类主题连接强度为49,聚类关键词主要包含互动叙事、叙事结构、人机交互和混合现实等。作为一种理论的叙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路径在各种设计题材中实现,是该聚类主要关注的议题。传统文字叙事基本是作者设置情节,读者只能单向地阅读和理解作品。当下,是基于数字媒介主导构建的信息社会,因此,设计叙事实现方式和路径更强调互动性和参与性体验,所以互动是本主题的一个重点。费俊[22]认为如今的叙事场域是混合了物理的现实场域和数字场域,需要应用跨媒介的方式进行互动叙事。章萌[23]指出叙事可利用数字媒介让用户参与叙事过程,重新组织产品体验的结构方式。梁罗丹等[24]则强调叙事在交互设计中的实现方式是能有效地构建语境,培养同理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帮助使用者建立情境体验。互动叙事还会让设计者和观众具备换位思考的意识和同理同情的观念。比如,基于游戏体验设计的互动叙事能建立一种身临其境之在场体验和角色共情之认同体验[25]。对于叙事结构而言,互动叙事的结构是非线形的,意味着故事会给解读者留出一定的自由度,是开放和启发性的,是一种积极性的参与,符合当下对于设计体验的主张。该聚类的研究题材主要集中在数字游戏、文创产品、数字出版、视觉传播等领域,并延展到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的数字化虚拟叙事。研究者从形式、结构、技术和媒介等角度来积极探索设计叙事的实现方式和路径,尤其关注是数字化媒介和技术带来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结构的变化。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3 关键词热点迁移分析研究的发展趋势xvA知览论文网
VOSviewer 分析的设计叙事关键词共现聚类视图,只能显示整体的研究热点,不能展示这些热点随着时间变化的发展和演进,分析的数据相对较为静止。通过热点迁徙分析则可以从时间维度上解读关键词的发展变化,能动态化呈现国内设计叙事研究热点的发展变化和演进趋势。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3.1 发展阶段归纳解读xvA知览论文网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于文献的计量分析,获得2张可视化图谱:关键词突变(Keywords Bursts)图谱、关键词时间线(Timeline)图谱,详见图4、图5。以图谱为依据线索,结合前边的文献特征统计和热点分析,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阅读,本文把设计叙事研究归纳为3个阶段:基础理论解释、应用方法构建和多元化探索。后文依次对其进行解读论述。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006年—2011年:基础理论解释,该阶段为设计叙事研究的起步时期。关键词突变词组包含感性叙事、叙事模型和文化元素等。作为起步,首先需要辨清和论证设计叙事的理论来源和逻辑依据,设计叙事的可用性和必要性等。所以此阶段的研究重点涉及叙事与科学、文化、哲学这些方面的关系和源流论述。如付志勇[26]基于叙事与科学的对比指出:相对于传统科学观念下对秩序、简洁和稳定的设计追求,叙事更关注时间性在意义形成中的作用。此阶段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如果不能将设计活动与文化语境问题结合起来,其概念难以得到充分理解。如研究者们认为处于后现代消费社会语境下的设计美学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化叙事[27];后现代主义提倡感性消费、符号消费,叙事能从心理精神层面增加产品的趣味化设计[28];通过讲故事可以赋予景观设计以历史和风俗的记忆与尊重体验[29]。该阶段的设计叙事研究主要围绕着基础理论解释展开,研究的重点在于关注后现代设计思潮、消费社会文化语境下设计叙事的意义和价值,意在通过解释基础理论的方式,把叙事引介到设计中。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012年—2017年:应用方法构建,该阶段是设计叙事研究的稳步发展时期。关键词突变词组包含建筑叙事、叙事模型、叙事思维、叙事元素和叙事性等。该阶段主要集中于通过类比和分析叙事与具体设计题材之间的关系和理论背景,积极构建应用于各种设计主题的叙事方法。如从方法论角度探讨建筑叙事对于建构空间秩序、建筑语义、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和具体实现方法[30]。通过空间与情节、情景与叙事、细节与特征等方面的重点处理,来构建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叙事的方法[31]。引入文学叙事空间的思维,来构建展示空间情感体验的设计方法[32]。张学东[33]的观点认为,设计叙事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重拾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叙事传统与习惯,构建方法是通过对一系列事件的组织、编排和表达,来满足受众对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比如,可以把产品归纳为主题性、情境性和关联性三个要素,继而进行产品设计叙事[34]。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空间叙事,则可以为汉字字体设计提供手法和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35]。这一阶段设计叙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把叙事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思维方式应用到对应的设计题材中,构建具体的设计叙事方法,继而形成可用的理论框架。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2018年—:多元化探索,该阶段是设计叙事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关键词突变词组包含产品设计、体验设计、公共空间和互动叙事等。多元化探索主要体现在题材、方法和理论三个方面。题材的多元化,具体是指设计叙事研究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设计题材,不仅有传统的空间、景观等题材,还扩展到体验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文创产品、产品包装、APP设计、品牌设计、服装设计、文字设计等题材,可以说叙事无所不在。其次是设计应用叙事的方法更加多元化。比如,任英丽等[36]把巴克雷自传叙事连贯性分析模型作为一种服务设计的研究方法;薛艳敏和武优[37]探索应用叙事主题和叙事表现方法进行老字号包装创新设计;李文嘉[38]等应用认知叙事方法探讨文创产品的叙事解释框架等。第三个方面是这一阶段设计叙事的研究并不囿于单一的叙事学作为理论来源,还积极从现象学、符号学等方面来进行阐述[39];同时积极尝试从各种题材的理论经验中互相借鉴,如将电影叙事结构理论运用到空间设计叙事中[40],用蒙太奇手段探讨电子儿童绘本创作的叙事实践设计[41],借鉴中国传统叙事文化探讨文字设计叙事等[42]。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3.2 演进趋势总结分析xvA知览论文网
基于上述对设计叙事研究发展阶段的归纳解读,发现设计叙事研究的演进有一些趋势可循端倪,本文进一步将其总结为以下三个走向线索:一、设计叙事研究呈现出从跨学科理论的引入、模仿到基于设计学科的本体性策略和方法构建的转变,更加关注叙事的意义和通过叙事赋予设计的价值;二、设计叙事研究从对设计理念和形式的语言学符号诠释,转换到基于复杂性体验的意义构建,从理论层面设计诠释走向注重复杂化体验的设计实践。三、设计叙事研究从以公共类建筑、景观、博物馆等空间类题材为主,扩展到服务设计、交互设计、文创产品等各种类型的设计题材,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综合前述,粗略勾勒设计叙事研究的演进趋势导图,并形成本文的整体研究进路拓扑图谱,见图6。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4 结语xvA知览论文网
本文基于对CNKI设计叙事研究核心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重点探讨和论述了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基本实现了对于国内设计叙事研究的阶段性总体解读。基于计量分析的方法,丰富和拓展了设计叙事研究的理论体系与视角,为将来更进一步深入探讨奠定了数据和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设计叙事文献的计量数据分析,而是以数据为基础线索展开深度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构建和描绘的可视化图谱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整体概览和文献导引。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基于上述分析还可以看出,当下国内设计叙事的一些研究对于叙事概念和术语的理解,主要是停留在基于文本分析层面的叙事学理论借鉴和参考,而对于叙事更为本质的理念、主张、逻辑和机制等方面的关注较少,偏重于对叙事的规则性应用,而非原理性的理解和把握。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认为,将来设计叙事研究在视角拓展的同时还需要更积极地向内向深去挖掘,应该在本体论和方法论这些形而上的层面给予更多关注和探索,继而能为设计研究提供更加人文的智思,以应对大数据和智能计算等前沿技术发展对设计研究带来的变化需求和复杂性挑战。xvA知览论文网 xvA知览论文网
参考文献xvA知览论文网
[1] 李江泳,仝苏红.叙事理论的公共设施体验设计研究——以株洲智慧路灯设计为例[J].包装工程,2022,43(04):357-363+404.xvA知览论文网
[2] 吴卫,李黎俊雄.湖湘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叙事设计的方法与实践[J].装饰,2021(09):42-45.xvA知览论文网
[3] 傅修延.从西方叙事学到中国叙事学[J].中国比较文学,2014, (4):1-23.xvA知览论文网
[4] 何修传,夏敏燕.空间叙事:博物馆展示主题的意义建构与话语体验[J].艺术百家,2022,38(01):178-184.xvA知览论文网
[5] 屠曙光.设计的叙事——论后现代设计中的非物质设计[J].新美术,2008(05):98-101.xvA知览论文网
[6] 杨祥民.设计中的双重叙事及其类型特征刍议[J].中国文艺评论,2019, 45(06):47-53.xvA知览论文网
[7] 朱梦泽,赵海英.叙事式可视化综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9,31(10):1719-1727.xvA知览论文网
[8] 耿天宇,芮雪婷,江牧.基于叙事性的趣味产品设计探究[J].包装工程,2019,40(12):168-174.xvA知览论文网
[9] 王海亚.基于体验层次的文创产品叙事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16):330-335.xvA知览论文网
[10] 褚英男,孙菁芬,陈晓娟,解丹,宋晔皓.叙事性设计方法在可持续建筑中的应用[J].装饰,2021(09):12-17.xvA知览论文网
[11] 陆邵明.当代建筑叙事学的本体建构—叙事视野下的空间特征、方法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0,4:1-7.xvA知览论文网
[12] 何人可,葛唱.基于叙事理论的理财产品信息传达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10):105-109.xvA知览论文网
[13] 李萌,徐迎庆.实体交互叙事视角下的信息设计研究[J].装饰,2021(09):24-28.xvA知览论文网
[14] 王夏歌,林迅.时空建构与时空渗透: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媒介技术逻辑[J].艺术百家,2020(05): 55-60+126.xvA知览论文网
[15] 孙媛媛.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情节策略[J].艺术百家,2016,3:253-254.xvA知览论文网
[16] 李德庚.追述历史,激活当代——在城市更新中的空间叙事实践与思考[J].装饰,2021, 341(09):46-57.xvA知览论文网
[17] 吴诗中.叙事性陈列设计方法在重大历史题材中的应用[J].装饰,2021, 341(09):38-41.xvA知览论文网
[18] 张楠,刘乃芳,石国栋.叙事空间设计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09):136-137.xvA知览论文网
[19] 陆邵明.场所叙事及其对于城市文化特色与认同性建构探索——以上海滨水历史地段更新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03):51-57.xvA知览论文网
[20] 杨岩.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J].艺术百家,2007,23(S2):90-92.xvA知览论文网
[21] 曾筱,吴浩,詹莉,张怡.作为空间叙事文本的川西林盘聚落景观营建策略研究[J].装饰,2022(02):127-129.xvA知览论文网
[22] 费俊.技术具身的混合场域叙事[J].美术观察,2021(12):16-18.xvA知览论文网
[23] 章萌.互动数字叙事产品的价值评价体系初探[J].出版科学,2020,28(06):90-101.xvA知览论文网
[24] 梁罗丹,沈杰.代际沟通下的叙事交互设计策略[J].包装工程,2019,40(20):181-186.xvA知览论文网
[25] 张梦雨.“在场”和“共情”:叙事传输视角下的游戏体验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04):82-87.xvA知览论文网
[26] 付志勇.新产业背景下的信息设计学科方向[J].装饰,2006(02):38-39.xvA知览论文网
[27] 黄柏青.消费社会语境中设计美学的商品叙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05):116-119.xvA知览论文网
[28] 李妮.产品的趣味化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06(05):115-120.xvA知览论文网
[29] 吴庆书,三谷徹,曲赛赛.现代景观设计中叙事手法的应用——以日本东京都品川中心花园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2011,27(04):48-51.xvA知览论文网
[30] 陆邵明.建筑叙事学的缘起[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05):25-31.xvA知览论文网
[31] 吴诗中.展示陈列中的叙事空间设计[J].装饰,2012(07):120-122.xvA知览论文网
[32] 童小明.叙事空间——构建展示空间的情感体验[J].装饰,2012(10):87-88.xvA知览论文网
[33] 张学东.设计叙事:从自发、自觉到自主[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02):232-235.xvA知览论文网
[34] 张宗登,鲁经文.基于地域文化主题的产品叙事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24):34-38.xvA知览论文网
[35] 李海平.汉字字体设计中叙事思维的导入[J].包装工程,2015,36(08):30-33.xvA知览论文网
[36] 任英丽,朱春艳.叙述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服务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06):120-125.xvA知览论文网
[37] 薛艳敏,武优.老字号包装的叙事性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10):193-197.xvA知览论文网
[38] 李文嘉,高瑶瑶,张再瑜.认知叙事视域下乡村文创产品创新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20):381-388.xvA知览论文网
[39] 周庆.叙事性设计的符号学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4):127-131.xvA知览论文网
[40] 徐丹.电影叙事结构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运用——以斯图加特保时捷汽车博物馆为例[J].四川戏剧,2018(12):61-64.xvA知览论文网
[41] 方睿,孔晓燕.基于电影语言的电子儿童绘本叙事表现策略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7(01):67-71.xvA知览论文网
[42] 马全福.文字叙事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18):27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