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览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学术期刊
  • 硕士论文范文
  • 职称论文
  • 毕业论文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信誉说明
支付方式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知览网

知览论文网是业内有序经营时间最长的综合性论文网站之一,因为专注,所以专业。论文辅导的老师全部是由武大、浙大、华中科大、中科大、西南交大、复旦等高校名牌院校的硕士及博士生,目前已为上千位客户解决了毕业论文的困扰、职称论文发表的难题。自成立以来,客户一直放在我们的首要位置,客户满意是知览论文网的终极目标,在络绎不绝的好评声成就了知览论文的品牌。历经12载,打造了一个及硕士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设计论文,期刊论文为一体的免费论文范文分享官方平台。拥有海量的高质量的原创论文,可以提供经济、管理、法律、医学、会计、体育、历史、教育教学、建筑等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参考及硕士论文写作等服务。服务范围:职称论文发表,论文降重,论文修改,外文翻译等

最新动态

经前期综合征中西医发...
基于学生视角护理管理...
化妆品包材消毒方法应...
不同种植模式对黑龙江...
CBL PBL教学法结合在...
基于LBPHSV+ResNet50...
果园绿肥粉碎打捆装备...
风电场点云数据分类方...
CNKI设计叙事研究的文...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成...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服务 > 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

本站提供免费毕业论文范文,硕士论文范文参考!

浅析《云南映象》中舞台美术的民族性 审美特征,代写文章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6号,星期五 快速评论

一、《云南映象》的演出概况 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于2001年开始筹划大型舞剧《云南映象》,花费近两年的时间走遍云南的各个角落,潜身于艺术生命的底层,从中采集具有原始民族气息的舞蹈艺术元素,同时特色适合民族舞表演的舞者,杨丽萍亲自编导,解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又将其整合重组,杨丽萍以其三十多年的艺术经验、文化积累来构思《云南映象》,最终呈现给受众精彩绝伦的大型原生态舞剧《云南映象》,带给人们一场视听上的盛宴。《云南映象》看似没有任何的故事情节作为主线,但其表达的内容却涵盖了天地自然、生命溯源、人文情怀、生命礼赞等,大型原生态舞剧《云南映象》既有民族传统之美,又有现代舞蹈之力,兼顾原生古朴与新锐艺术的构思,呈现不一样的“云南映象”。b2d知览论文网

大型原生态舞剧《云南映象》于2003年问世以来,曾在国内四十八个城市、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包括日本、美国、巴西、阿根廷、台湾、香港等,据有关统计,《云南映象》演出的年场次高达300多场,近15年,累积演出达五千多场,巡演的足迹可谓是踏遍世界各地,荣获无数奖项与荣誉,在2004年荣获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五项金奖。吸引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慕名前来,如新加坡总理、缅甸副总理、老挝副总理等,都曾前来观演。《云南映象》带领观者仿若“回归”云南,感受最为原始的“山寨”。2017年9月20日,在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云南映象》亮相。《云南映象》作为我国标志性的艺术精品,在中国舞台艺术舞蹈界形成了里程碑式的品牌形象。b2d知览论文网

b2d知览论文网

二、《云南映象》舞台设计的特征b2d知览论文网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也有少量的汉族舞蹈特点,通过少数民族人们的真情演绎,可以从舞蹈中看出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丰富的艺术性。《云南映象》之所以可以经久不衰,与其蕴含的古老传统文化以及精妙的舞台设计息息相关。基于舞台设计,对《云南映象》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局限于舞台布景、灯光、道具的运用,而应更为深层次地挖掘舞台设计背后的意境与所要传播的思想。任何形式的艺术审美,都有着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的使命。要重视舞蹈艺术和历史文化的结合,聚焦于文化思想与内涵,展现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b2d知览论文网

(一)《云南映象》舞台设计的民族性特征b2d知览论文网

长期以来,舞蹈都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大型原生型舞剧《云南映象》中的舞蹈服装、道具等,都是结合少数民族的生活实际精心加工而成的,重点在于对少数民族人们生活场景的再现。比如,舞蹈中的打歌,需要一把芦笙,舞者伴乐起舞,舞蹈的形式时而平缓、时而澎湃;傣族舞蹈以其优美恬静的乐曲,让人身临其境,舞蹈动作更是丰富多彩,走起步来胯左右轻摆、下巴微含,“三道弯”和“一顺边”等体态来自于傣族人民的生活,将傣族女子的小家碧玉展露无余。舞者在表演中每一关节要力求做到弯曲,呈现舞者婀娜的体态。从《云南映象》舞者身上的花纹、配饰、服饰等,能够看出其所属少数民族与信仰。在《云南映象》的“ 家园”一幕中,使用了现代声光效果,抹去了舞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元素,以影子变化来增强整个舞蹈的层次感。舞蹈所呈现出的画面越是简洁、朦胧,留给人们越多的想象空间。在《云南映象》中, 舞蹈 、音乐 、美术(布景 、道具)、诗歌等各种艺术门类 ,都以一种“原生态”的风貌展现出来,峡谷扑面而来,仿佛游走其间,狗叫声、关门声、元阳梯田、版纳雨林……当这些场景如真实画景一样出现在舞台上,有着浓厚的民族特征。从某一程度上来看,《云南映象》在内容呈现与舞台设计方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民间信仰,这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全面体现。b2d知览论文网

(二)《云南映象》具有的地域性特征b2d知览论文网

位于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数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其民间舞蹈常以歌舞为主。比如,傣族、水族、布依族、壮族、侗族等,其风俗习惯与民间舞蹈有古越人的风范。我国农耕文化区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各民族共同创设的,同时又有着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如佤族、苗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都饱有深邃的农耕文化,以及其自身的浓郁民族特色。云南少数民族一直以农耕生活为主,在闲暇之际,人们喜欢“跳锅庄”,为了将其再现于舞台之上,《云南映象》打破了传统的舞台布局,力求带给观者“原生态”的印象。《云南映象》的舞台表演运用了180副云南所特有的面具,牛头、转经筒、玛尼石在变幻的舞台灯光中穿梭,力求构建一种生态情感。比如,《云南映象》中“雀之灵”这场歌舞,孔雀舞的完美演绎,借助于手、腿、腰等肢体动作配合完成,其展现的动作柔韧典雅、又不失激情,舞蹈的韵律变化完全不同于其他舞蹈,舞者肢体舒展和呼吸起伏的统一,将外部动作和内部情感表达相融合,给予舞蹈动作以韵律美。孔雀舞蹈的服装,依据孔雀本身的特点而设计,舞蹈服饰参考孔雀羽毛的装饰,在服装上绣有孔雀图案,舞者穿上孔雀舞的服装,宛如活灵活现的孔雀在翩然起舞,将原生态的舞蹈艺术化。《云南映象》的舞蹈和唱腔虽然是传统的,但灯光、舞台技术却是现代的,将现代音乐中的审美方式、表现技法、思维方式与传统音乐元素实现了完美整合。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古朴的原生态民间舞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力。b2d知览论文网

(三)《云南映象》运用到的仪式性特征b2d知览论文网

原生态舞蹈源自于民间,未经异化与改造,仍保有民间舞蹈本色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舞蹈艺术与人们的天性最为贴近,饱含浓郁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云南映象》所呈现出的艺术魅力与市场吸引力,正是源于其还原了原生态舞蹈的真实因子。《云南映象》的歌舞形式大量来源于民俗活动仪式。在整个歌舞里 ,祭拜神灵等民俗活动仪式贯穿始终,有机地融合在各种舞蹈形式中。第四场《火祭》里的甩发舞、芦笙舞、面具舞、东巴舞等直接来源于宗教祭祀性舞蹈,反映了云南彝族崇火、信仰和敬奉火神“阿依迭古”的图腾崇拜。《云南映象》以动感的舞蹈形态和灵动的音乐符号为表现手法,通过对男女情感的表达展现出的是历史悠久的民族“重生”精神,是人类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延续,折射出积极向上、热烈奔放的原生态民族精神。b2d知览论文网

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舞台设计中的重要性b2d知览论文网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认识b2d知览论文网

《云南映象》以原汁原味的民族服装、道具,将貌似不入流的少数民族歌舞搬上了舞台,进入更多人们的视野,突显出舞蹈编导的文化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经济等原因,少数民族文化正逐渐边缘化,一些原生态的舞蹈艺术正在消逝。《云南映象》属于民族的记忆,借此能够建构与展示云南的民族文化,唤起对原生态舞蹈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些年,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与此同时,传统的民间艺术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窘境,原生型舞蹈也是如此。原生型舞蹈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击,正濒临消失。原生型舞蹈是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发展都有共时性的特征。诠释与展现原生型舞蹈必不可少地需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云南人文氛围浓郁的环境,是原生型舞蹈得以发展的天然优势。b2d知览论文网

《云南映象》是民间艺术文化的深层次呈现,提炼出原生态歌舞的艺术精华,融合了不同少数民族的舞蹈语汇。《云南映象》由七个独具特色的歌舞构成,舞者绝大多数来自于云南当地,展现了不同少数民族的歌舞艺术。《云南映象》中所蕴含的舒缓祥和的韵律,大多受到当地的水文化特征的影响,潺潺水流的律动,让人身心愉悦、赏心悦目,将水文化投射于舞蹈《云南映象》中,轻盈和缓的节奏、时而激烈的舞步,如此灵动的舞蹈律动,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人类与自然间的互动,正是由于水文化的特征,才使得《云南映象》成为“天人合一”的艺术文化载体。b2d知览论文网

(二)不同的民族元素在舞台设计中的运用b2d知览论文网

我国是多民族融合、统一的国家,具有极其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文化资源。基于各民族的区域性特点,其风土人情不尽相同,不同的民族元素,配以相称的舞台设计,使其舞蹈的形式瑰丽多样。《云南映象》这一艺术作品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呈现,同时结合舞台的光照、布景等元素,整个表演为 100 分钟。《云南映象》仿若大型的抒情仪式,涵盖了彝、苗、藏、傣、白等少数民族的舞蹈,力求“原生态”舞蹈。“月光舞”、“烟盒舞”、“打歌”等,作为情感载体,无不令观者动容,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b2d知览论文网

b2d知览论文网

舞台设计的种类较多,如舞台布景设计、灯光设计、投影设计、特效设计等,其宗旨是为舞台艺术的完美呈现而服务。《云南映象》中有一场下雨的场景,其雨水并不是真正的水,而是大米,结合灯光的效果,营造出瓢泼大雨情境。《云南映象》的尾声——雀之灵,糅合新颖的舞蹈编排队型与声效、光效,呈现出恬静、和谐、灵性的生命意识,寄托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原生型舞剧《云南映象》的成功并非偶然,借助舞台美术设计,以独特的艺术视觉,去表达最原生的民俗精髓,将传统文化、民族元素、舞蹈张力、灯光、音效结合在一起,赋予了《云南映象》以思想与灵魂,无不为其优美所倾倒。b2d知览论文网

舞台设计作为艺术表演中无声的演员,以其自身独特的形式倾诉着作品背后的情感与意识。对于舞蹈艺术而言,舞台设计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以其点题、延伸、贯穿的功能,营造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意象,单单凭借舞者的肢体语言,难以清楚地表达出舞蹈的意蕴、内涵等,都离不开舞台设计的使用,舞台设计是舞蹈表演中推进情感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媒介。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多样化的舞台设计的运用,使舞蹈艺术的语言功能更为丰富,舞台设计与舞蹈创作二者完美的配合,更加到位地诠释舞蹈作品的内涵,使其舞蹈表意更加丰富。《云南映象》在舞台设计方面,将“意识流”与现代舞相结合,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艺术魅力。在《云南映象》中,可以看到强大的形体再造力,塑造出树、雨、雀、草等逼真形象,这些形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乡村生活的重要载体,散发着较为浓厚的乡土气息,《云南映象》取材于云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村寨的乡间田地,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更容易亲近,带给观者一定的视觉冲击,重新建构了舞蹈艺术的理念。通过现代表现手法可以逼真地呈现出树木、花鸟、山水等各种要素,从而营造出神话一般的美好意境。b2d知览论文网

钱学森先生曾说道:“考虑文艺发展的历史,感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文艺的表达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工具,现代科学技术的确能提供文艺表达的新形式,还有很多其他可能的形式等待我们去探讨,前景是十分引人的。”诚然,舞台技术与舞台美术亦是如此。舞台美术离不开技术与艺术的紧密结合,需要以材料学、光学、力学、机械学等为基础,这些对舞台美术的设计效果呈现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对于大型舞剧《云南映象》来说,其舞台环境特殊又复杂,涉及各个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照明、承重防火、电路等,在《云南映象》的舞台美术创作中,实现了舞台技术与艺术的平衡,没有“为技术而技术”进行舞台的布景设计,到位地展示了舞蹈的艺术魅力所在,舞台美术在舞蹈肢体汇语的基础之上,完成了二次创作。舞台设计师较好地把握了舞台技术与舞台艺术的尺度,做到了舞台技术与舞台艺术的平衡,从而推陈出新,创作出颇具魅力的舞台艺术作品。b2d知览论文网

四、总结b2d知览论文网

《云南映象》以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完美呈现其艺术张力,践行了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云南映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紧密地结合,明确原生态舞蹈的发展方向。《云南映象》可谓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奇葩,以其独具的舞台设计特色、风格特点,充分诠释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云南映象》可谓是成功的文化艺术传播,以艺术来验证市场,用市场来推动艺术发展,《云南映象》已经禁受住市场的考验,走向国际化市场,取得空前的成功。基于当前文化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发展,我国的优秀文化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显然一触即发。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要不断地整合现有文化艺术的资源,加强艺术文化的原创力,形成文化品牌特色,推进本土文化产品“走出去”,实现其经济价值,并反哺艺术文化的发展。b2d知览论文网

参考文献b2d知览论文网

[1]赵倩倩. 从《云南映象》看原生态舞蹈的传承及发展[J]. 大众文艺,2017,(17):142-143.b2d知览论文网

[2]李辉. 从《云南映象》的成功看中国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16.b2d知览论文网

[3]宋林林. 《云南映象》浅析——对民间舞蹈发展方向的思考[J]. 科技风,2015,(17):221.b2d知览论文网

[4]楼艺婵. 从《云南映象》看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变化[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16(06):149-151.b2d知览论文网

[5]罗敏. 从《云南映象》论原生态舞蹈的传承[J]. 文艺争鸣,2010,(16):57-59.b2d知览论文网

[6]孙璐,郭民建. 由原生态歌舞解读民族文化记忆——从《云南映象》说起[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80-85.b2d知览论文网

[7]刘浈. 论《云南映象》的“原生态”文化内涵与理论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07.b2d知览论文网

[8]缪开和. 《云南映象》的艺术魅力和市场秘诀[J]. 民族艺术研究,2005,(06):60-68.b2d知览论文网

[9]慕羽. “原生态” 改造了原生态——看《云南映象》[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2):53-59.b2d知览论文网

  • 上一篇文章: 存优的作用和去过剩产能的措施

  • 下一篇文章: 谈心理特殊情况学生健康课程设计
  • 相关推荐

    • 对新教育实验理论系统的浅读2018-08-08
    • 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2018-03-06
    • 电子商务在外贸交易中的优势2018-03-09
    •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库存优化分析2018-11-07
    • 浅析工程单位的财务委派制管理2017-07-07
    • 职称论文的“潜规则”2017-10-19
    • 用哲学的观点浅析青少年教育方法的偏失问题2018-08-21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文学方向的选题2017-09-22
    •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2018-01-30
    • 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三重层次2018-04-16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QQ号:

      验证码:

      选择头像: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行业动态| 论文参考| 论文案例| 论文服务 | 网站地图

    本站提供免费论文范文,论文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直接复制!如需定制论文请联系客服老师

    京ICP备18012487号-11 北京易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移动端|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