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提供免费毕业论文范文,硕士论文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5号,星期三 快速评论
一、选题背景pKU知览论文网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经济失衡。从失衡规模上看,2007年,全球经常账户赤字总额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2.7%,较1995年的1.2%上升了1.5个百分点,2006年,全球经常账户赤字总额占全球GDP的比重超过3%,是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虽然次贷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对失衡的程度进行了暂时调整,但危机后美国的贸易赤字和中国的贸易盈余持续回升,2015年均达到次贷危机后的最高值。从失衡涉及国家数量来看,本次全球经济失衡不仅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涉及到石油出口国以及新兴发展中经济体。pKU知览论文网
pKU知览论文网
2001年,全球179个国家中经常账户基本平衡的仅有38个,2006年,经常账户基本平衡的国家下降为23个,失衡涉及的国家数量逐渐增加,经济失衡的全球性特征更为突出。而且,全球绝大部分主要国家均存在失衡问题,日本、德国、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五个主要盈余国家盈余占比为55%.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世界经常账户赤字的60%左右,法国、西班牙、希腊等欧元区国家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新兴发展中欧洲国家也是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经常账户逆差国家。pKU知览论文网
从失衡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看,缓解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两国经济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并且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两国政治策略的重要因素。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奥巴马政府实行了制造业振兴策略,意在通过制造业的回归降低贸易赤字的压力,并积极调整出口管制,增加出口规模。同时,多次指责中国使用歧视性贸易政策,导致美国制造业失业率上升,美国特朗普上台之初就开始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一度提出要退出《北美贸易协定》谈判,未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的可能性增加。中国逐渐开始调整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政策,国内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对外推出“一带一路”pKU知览论文网
战略,推动国内过剩产能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人民币成功加入SDR篮子,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深刻认识世界经济发展动向和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关系,以及主要国家政策意图,本选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定的。pKU知览论文网
二、选题意义pKU知览论文网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经历了4次全球经济失衡。第一次全球经济失衡发生在金本位制时期,失衡的规模比较小;第二次全球经济失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而结束,致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由美国一枝独秀变为美国、日本、德国的三国鼎立;第三次失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为日本与的美国贸易失衡,广场协议后,美国促使日元升值从而引发泡沫经济,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第四次失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为美国的贸易逆差,以及东亚各国和石油输出国的贸易顺差,导致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的爆发,进而转化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表明,全球经济失衡由来已久,而且对全球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每次全球经济失衡都引发世界经济的深刻变革。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其成为全球瞩目的课题。pKU知览论文网
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与中国、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失衡,以及全球资本的非均衡流动,随着近几十年来贸易差额的增加,失衡国家数量的增多以及失衡程度的加深,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已经波及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世界经济失衡转变为系统性失衡。从美国看,全球经济失衡推动了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规模逐渐增大,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家,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美国应对失衡的政策措施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最大的顺差国中国,也不得不处于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以及贸易摩擦升级的困境。本文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资本流动领域以及国际货币体系三个维度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形成的机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可持续性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深入研究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pKU知览论文网
三、研究内容pKU知览论文网
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文pKU知览论文网
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一般分析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是从国际贸易失衡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现象和形成机制。第四章,是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现象和形成机制。第五章,是从国际货币体系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和可持续性。第七章,提出对缓解全球经济失衡的建议。pKU知览论文网
四、提纲pKU知览论文网
摘要pKU知览论文网
AbstractpKU知览论文网
第1章 绪论pKU知览论文网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pKU知览论文网
1.1.1 选题背景pKU知览论文网
1.1.2 选题意义pKU知览论文网
1.2 文献综述pKU知览论文网
1.2.1 对全球经济失衡形成机制的研究pKU知览论文网
1.2.2 对全球经济失衡可持续性的研究pKU知览论文网
1.2.3 对缓解全球经济失衡方法的研究pKU知览论文网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pKU知览论文网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pKU知览论文网
1.4.1 创新之处pKU知览论文网
1.4.2 不足之处pKU知览论文网
第2章 全球经济失衡及其理论基础pKU知览论文网
2.1 全球经济失衡的一般分析pKU知览论文网
2.1.1 全球经济失衡的概念和性质pKU知览论文网
2.1.2 全球经济失衡的度量pKU知览论文网
2.1.3 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pKU知览论文网
2.1.4 全球经济失衡的国别分析pKU知览论文网
2.2 理论基础pKU知览论文网
2.2.1 经常账户收支调节理论pKU知览论文网
2.2.2 储蓄-投资缺口理论pKU知览论文网
2.2.3 金融发展理论pKU知览论文网
2.3 本章小结pKU知览论文网
第3章 从国际贸易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pKU知览论文网
3.1 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表现及特点pKU知览论文网
3.1.1 贸易失衡的规模较大、程度加深pKU知览论文网
3.1.2 贸易失衡双方国家的范围不断扩大pKU知览论文网
3.1.3 工业制成货物贸易和石油贸易是贸易失衡的主要组成部分pKU知览论文网
3.2 贸易失衡原因之一:全球储蓄投资不平衡pKU知览论文网
3.2.1 消费、储蓄、投资三者关系的一般分析pKU知览论文网
3.2.2 失衡主要国家储蓄投资状况及对贸易失衡的影响pKU知览论文网
3.3 贸易失衡原因之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pKU知览论文网
3.3.1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和发展动因pKU知览论文网
3.3.2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pKU知览论文网
3.3.3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产业转移pKU知览论文网
3.3.4 全球化背景下的虚拟经济发展pKU知览论文网
3.4 贸易失衡原因之三:失衡主要国家基于国家利益的政策选择pKU知览论文网
3.4.1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选择与全球贸易失衡pKU知览论文网
3.4.2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与全球贸易失衡pKU知览论文网
3.5 本章小结pKU知览论文网
第4章 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pKU知览论文网
4.1 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和特点pKU知览论文网
4.1.1 国际资本流动方式pKU知览论文网
4.1.2 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pKU知览论文网
4.1.3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pKU知览论文网
4.1.4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国家的资本流动状况pKU知览论文网
4.2 国际资本不均衡流动的原因之一: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pKU知览论文网
4.2.1 推动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pKU知览论文网
4.2.2 金融全球化的表现pKU知览论文网
4.2.3 金融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pKU知览论文网
4.3 国际资本不均衡流动的原因之二:各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pKU知览论文网
4.3.1 失衡主要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pKU知览论文网
4.3.2 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与资本非均衡流动及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pKU知览论文网
4.4 本章小结pKU知览论文网
第5章 从国际货币体系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pKU知览论文网
5.1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和特点pKU知览论文网
5.1.1 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及其特点pKU知览论文网
5.1.2 金汇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及其特点pKU知览论文网
5.1.3 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特点pKU知览论文网
5.1.4 牙买加体系及其特点pKU知览论文网
5.2 当前货币体系下的美元本位与美元货币依赖pKU知览论文网
5.2.1 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及原因pKU知览论文网
5.2.2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使美国攫取了巨大的利益pKU知览论文网
5.2.3 东亚国家的货币错配恐慌与美元路径依赖pKU知览论文网
5.2.4 美元本位与国际资本不均衡流动及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pKU知览论文网
5.3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pKU知览论文网
5.3.1 主权国家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深层次原因pKU知览论文网
5.3.2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低效运行使全球经济失衡程度持续加深pKU知览论文网
5.3.3 IMF功能和治理缺陷强化了东亚国家的预防性国际货币需求pKU知览论文网
5.3.4 储备货币国家贸易实力与货币地位非同步调整增加了失衡的程度pKU知览论文网
5.4 本章小结pKU知览论文网
第6章 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和可持续性分析pKU知览论文网
6.1 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pKU知览论文网
6.1.1 全球经济失衡对美国的影响pKU知览论文网
6.1.2 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pKU知览论文网
6.1.3 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pKU知览论文网
6.2 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分析pKU知览论文网
6.2.1 当前国际贸易失衡的可持续性pKU知览论文网
6.2.2 当前国际资本失衡的可持续性pKU知览论文网
6.2.3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pKU知览论文网
6.3 本章小结pKU知览论文网
第7章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建议pKU知览论文网
7.1 主要失衡国家的自我调整pKU知览论文网
7.1.1 中国自我调整pKU知览论文网
7.1.2 美国自我调整pKU知览论文网
7.2 全球经济失衡的国际经济协调pKU知览论文网
7.2.1 通过国际经济协调进行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必然性pKU知览论文网
7.2.2 目前国际经济协调及对全球经济失衡治理的效果pKU知览论文网
7.2.3 下一步国际经济协调的建议pKU知览论文网
7.3 调整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缓解全球经济失衡pKU知览论文网
7.3.1 用非主权国家货币充当国际货币pKU知览论文网
7.3.2 发展多元化的国际货币pKU知览论文网
7.4 本章小结pKU知览论文网
结论pKU知览论文网
参考文献pKU知览论文网
五、研究方法pKU知览论文网
本文主要使用了一下几种研究方法:一是统计分析法,主要对各时期,被pKU知览论文网
分析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类比和分析。二是历史分析法,主要通过历史上几次全球经济失衡的发生和成因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深入分析。三是对比分析法,本文主要通过中美这失衡两国的对比,以及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和对比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深入分析。pKU知览论文网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pKU知览论文网
创新之处pKU知览论文网
第一,将全球经济失衡融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并将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设计相联系,使分析更加全面。pKU知览论文网
第二,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概念提出新的思路,提出全球经济失衡是在缺乏有效国际经济规则和制度的情况下,各个国家以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政治经济行为,客观上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的合成谬误。pKU知览论文网
不足之处pKU知览论文网
第一,由于受篇幅、资料来源、数据来源等方面的限制,本文主要以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其他涉及失衡问题国家的分析不多。pKU知览论文网
第二,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缺乏数量分析。pKU知览论文网
七、进度安排pKU知览论文网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pKU知览论文网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pKU知览论文网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pKU知览论文网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pKU知览论文网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pKU知览论文网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pKU知览论文网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pKU知览论文网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pKU知览论文网
八、参考文献pKU知览论文网
[1]宋玉华。世界经济失衡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pKU知览论文网
[2]张天顶。武汉大学出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pKU知览论文网
[3]胡渊。全球经济失衡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pKU知览论文网
[4]陈继勇。美国“双赤字”与世界经济失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pKU知览论文网
[5]余永定。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pKU知览论文网
[6]姜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应对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pKU知览论文网
[7]陈志昂。全球化冲击下的国际收支失衡与治理--基于收入分配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pKU知览论文网
[8]郑基超。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应对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pKU知览论文网
[9]倪权生。全球资本流动过程中的收益分配[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pKU知览论文网
[10]罗纳德·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pKU知览论文网
[11]刘曙光。解析全球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pKU知览论文网
[12]鲁世巍。美元霸权与国际货币格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pKU知览论文网
[13]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KU知览论文网
[14]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pKU知览论文网
[15]刘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美中贸易失衡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pKU知览论文网
[16]翟晓英。中国金融外部失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pKU知览论文网
[17]田素华。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效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pKU知览论文网
[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pKU知览论文网
[19]沈晓晖。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不对称性的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pKU知览论文网
[20]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pKU知览论文网
[2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pKU知览论文网
[22]陈彪如。国际货币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pKU知览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