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合作期刊
硕士论文范文
原创论文
写作流程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写作说明
硕士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专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提纲
毕业论文致谢
法学法律毕业论文
MBA硕士论文
MPA硕士论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我们
知览论文网是业内有序经营时间最长的综合性论文网站之一,因为专注,所以专业。论文辅导的老师全部是由武大、浙大、华中科大、中科大、西南交大、复旦等高校名牌院校的硕士及博士生,目前已为上千位客户解决了毕业论文的困扰、职称论文发表的难题。自成立以来,客户一直放在我们的首要位置,客户满意是知览论文网的终极目标,在络绎不绝的好评声成就了知览论文的品牌。历经12载,打造了一个及硕士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设计论文,期刊论文为一体的免费论文范文分享官方平台。拥有海量的高质量的原创论文,可以提供经济、管理、法律、医学、会计、体育、历史、教育教学、建筑等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参考及硕士论文写作等服务。服务范围:职称论文发表,论文降重,论文修改,外文翻译等
最新动态
舞剧《情缘》表演中的...
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硕...
2019国际贸易专业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开发区管理论文参考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统计...
音乐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海量学术资源背景下对...
MBA论文参考文献书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本站提供免费毕业论文范文,硕士论文范文参考!
从《蜘蛛侠3》中解读中美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9号,星期六
快速评论
一、引言
2007年5月4日,在万众的瞩目和期待中好莱坞大片《蜘蛛侠3》在全球同步上映,这部大片在上映的第一周就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达到3.75亿美元,刷新了11项票房纪录并成功登上了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冠军的宝座。《蜘蛛侠3》这部电影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为何具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呢?这一问题值得深思,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隐含在电影背后中美文化的差异所在。艺术来自特定的文化,也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无论何种艺术都是该国家或民族文化的载体,即使如好莱坞的大片,也同样是美国文化的体现者。《蜘蛛侠3》这部超现实的市场化大片,让观众感动的,不是美妙的电脑特技或那些跌宕起伏、令人目不暇接的情节,而是一些极细微的情节。正是其极其细微之处,其中蕴涵与中国文化不同的美国道德精神与人文精神特征。
二、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三、《蜘蛛侠3》剧情简介
《蜘蛛侠3》在情节上延续了之前的故事,蜘蛛侠彼得帕克战胜了章鱼博士之后,他找到了作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的那种自豪感,同时他的感情生活也十分的顺利,彼得帕克与女友玛丽简的渐趋稳定,彼得甚至在找机会向玛丽求婚。可是彼得却得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杀害他最亲爱的本叔叔的真正凶手是越狱在逃犯马克,彼得一时被复仇之心蒙蔽了双眼,性格也变得阴郁,意志力也变得不再那么坚定,此时外形寄生物趁虚而入,蜘蛛侠彼得无法抵御外星寄生物所带来的那股黑暗力量的诱惑,在能力变得强大的同时性格也越来越邪恶,在这种邪恶力量的驱使下,蜘蛛侠彼得将仇人马克置于死地、将他最好的朋友哈里打伤、对自己最心爱的女友玛丽也不再是百般疼爱、为了与自己新同事争斗也不介意不择手段。但是彼得的内心是矛盾的,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他终于摆脱的具有邪恶力量的外星寄生物,恢复了蜘蛛侠彼得的本色,又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与沙人、绿魔和黑蜘蛛等众多邪恶力量争斗,最终取得胜利。
四、中美文化中的英雄主义观
在电影中,蜘蛛侠的生活更是比平民还要困苦,他住在破败不堪的房间,有着一扇令人烦闷的门;他没有稳定的工作,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此外爱情也一波三折,苦苦追求的女友相貌并不出众。这说明英雄也是普通人。蜘蛛侠打破了英雄只行善而不会作恶的传统认识。在受到事业与爱情的双重打击时,恰好又遭到了外星体的内心侵蚀后,蜘蛛侠彼得也开始解开了自己性格中黑暗、复仇的一面,对待伤害他的人毫不留情给予最致命的打击,对恋人玛丽珍进行情感报复,将炸弹毫不留情地甩向曾经的挚友哈里。尤其是在得知杀死叔叔的真正凶手是沙人时,他被复仇的火焰烧毁了理智,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为求杀死沙人借助邪恶外星生物的力量,以致差点被这种黑色的丑陋寄生物控制心灵。当他身着黑色蜘蛛衣,还有出现那凶神恶煞的眼神时,蜘蛛侠的英雄身份遭到了质疑。在看待英雄这个问题上,中美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差异。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下,英雄无论在外在气质还是在内在精神方面,都是与众不同的,英雄的外形必然是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就算没有超能,没有惩恶扬善的丰功伟绩,也是众多青睐的对象,他们具有近乎完美的道德人格。然而,在美国大片《蜘蛛侠3》中,作为英雄的蜘蛛侠却相貌平平,举手投足间还带着羞涩与笨拙,丝毫显示不出英雄的潜质。
在《蜘蛛侠3》中,蜘蛛侠打破了中国电影中一贯将英雄神化的套路,与此相反,蜘蛛侠被从英雄的高位上拉下,实现了一种平凡的人格化。可以说,尽管蜘蛛侠具有超能力,但也具有平凡人的特点,他能够警恶惩奸、飞檐走壁,也会被崇拜冲昏头脑,从而变得骄傲无比。他乐于享受人们的憧憬目光和欢呼,却没有重视女友的感受,甚至无法察觉她的忧伤的表情。他深爱着他的女友,而且一直渴望着向她求婚,但同时也享受别的女孩的爱慕。他没想过自己会失败,在遭遇沙人的重创时,他感到耻辱与不甘,甚至拒绝敞开心扉,不愿向人倾诉苦恼。
与《蜘蛛侠》前两部着重塑造蜘蛛侠的责任和能力不同,第三部立体、全方位的展示出蜘蛛侠这一英雄形象,他面对爱情、友情、亲情的非英雄态度完全被凸显了出来。在亲情面前,蜘蛛侠也会莽撞行事,产生误会;在友情面前,蜘蛛侠也会迷失自我、气急败坏;在爱情面前,蜘蛛侠也会意乱情迷、手足无措。当蜘蛛侠飘飘然的接受民众的朝拜的欢呼并俯身一吻,这个浮在空中的非平民英雄随之烟消云散,已然不具备拯救世界的决心和能力,缺陷与自我的贪婪显现出来,这就是一个与中国英雄相反的美国文化中的英雄形象,一个平凡和英雄身份兼容的人。
五、“情”与“法”的对立与融合
在《蜘蛛侠3》中,蜘蛛侠为了替伯父报仇,不待警察查明事情真相,暗自运用超能力,毫不留情地将沙人置于死地,而在此之前,蜘蛛侠已经逼死了一个误认为是杀死他叔叔的凶手的人;沙人为了给女儿治病,不惜以身试法,抢劫银行,误杀他人;绿魔哈里为了报父仇,不分青红皂白,追杀好友蜘蛛侠;黑蜘蛛埃迪因为伪造蜘蛛侠的照片被彼得揭发而心生恨意,一心要彼得死。彼得为亲情杀人;沙人为亲情杀人;绿魔为亲情杀人;埃迪为名誉杀人。这充分说明这部美国片反映出法理与情理之间的对立,在情理面前,法理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尤其是沙人,为了给女儿治病,他第一次抢劫银行时已经误杀了蜘蛛侠的叔叔,被捕入狱后,他不仅不思悔改,而且还在越狱并意外成为沙人拥有超能力后,继续抢劫银行,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后居然联手黑蜘蛛对付蜘蛛侠。在他眼里,任何一切都不如他女儿的生命重要,似乎他的世界里没有法律这种东西。但是从沙人的动机上考虑,又觉得他的行为是出于救治女儿的善意,由此分析,善与恶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情”理和“法”理同时存在于人的身上,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沙人杀死了彼得的叔叔,伤害许多市民和警察,破坏了许多公共财产,仅仅因为对彼得道了一声歉,得到了彼得的原谅,他之前的罪行就一笔勾销了。《蜘蛛侠3》显现出美国文化的一个侧面,看到了法律又一次被个人感情彻底打倒,法律面前不再人人平等,“法”与“情”两者孰重孰轻,很难分得清楚。
在中国文化中,“情”与“法”是和谐统一的,也就是说,一个符合情理的人,他的行为也应该符合法理。一个人如果违犯了法理,那么任何情理也就不具备存在的根基了,犯了法,即使情理在充分,那么他也就会丧失好人的标签,特别是英雄是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而违背法理的,也就是说,英雄是不允许犯错误的,一旦有了过错,那么他英雄的身份也就消失了。所以,中国文化中的英雄形象更加纯净、完美。这样的英雄可能有人情的存在,但这种人情和法理是并行不悖的,也就是说,二者自然一直呈现融合的状态。而在美国社会文化中,英雄是可以有缺陷的,也可以出现“情”与“法”的对立局面。
六、“善”与“恶”的不同解读
在一般情况下,一部大片续集制作到第三部的时候,影片的质量就会下降,多数是为了延续而延续,并没有突出的地方,因此并不被看好。但是《蜘蛛侠3》这部电影大片的续集却获得了多数影评人士的好评,还被称作是蜘蛛侠系列电影“三集中最深刻的一部”。其实,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对“善”、“恶”的解读和表现特点有莫大的关系。
在好莱坞大片《蜘蛛侠3》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有多重的性格特点。蜘蛛侠为了保卫城市和人民,拼尽全力和邪恶力量抗争,无疑蜘蛛侠是公认英雄、是个大好人,但他也会为死去的本叔叔报仇,将仇人马克置于死地、打伤好友哈里等邪恶的一面;绿魔追杀蜘蛛侠、不顾友情和事实、利用玛丽珍折磨彼得,但是他最终醒悟,为了保护彼得、解救玛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沙人是个典型的反派人物,他利用超能力伤害他人、破坏社会稳定,对付蜘蛛侠,可是他做着一切的动机是位了给女儿治病。在这部影片中,善与恶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一个完整的人势必要有善与恶这两方面的性格特点,善于发现角色本身所隐含的另一面,不再盲目的崇拜某一角色,也不再对某一角色深恶痛绝。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认知中,“善”与“恶”有明确的分界,可以说是善恶分明,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不存在“善”与“恶”相互交织的灰色区域,这一点在中国电影大片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在《蜘蛛侠3》中,蜘蛛侠彼得的新同事埃迪由于伪造蜘蛛侠照片被彼得揭发而怀恨在心,他跑到教堂向上帝祈祷,不是为了得到上帝的宽恕,而是希望彼得赶快死去。恰恰就在此刻,从蜘蛛侠彼得身上掉下来的外星生物落到埃迪身上,使他一瞬间有了超能,成了蜘蛛侠最强大的敌人。这展示出一个道理,上帝不再是完美神圣的救世主,他如同蜘蛛侠一样,拥有伟大正义的一面,也有阴暗邪恶的一面。在电影中,蜘蛛侠的不完美更易走进观众的内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心中都不免会产生一点邪念,所以蜘蛛侠的行为也能够被观众所理解和原谅。蜘蛛侠最后还是战胜了邪恶,回归到善良的一面,这正应了蜘蛛侠的一句话“我们是怎样的取决于我们选择做怎样的人。”
《蜘蛛侠3》的创作思路表明,美国文化不仅仅是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则,还带有一种人格道德主观判断。所以,善恶之间的界限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观众对电影中的人物也不会简单的加以喜爱和憎恶的评判,而是努力挖掘每个人物的多面性格,突出人物身上更为人性化的一面,使得每个形象变得丰满起来,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展现出美国文化自由的特征。
总之,《蜘蛛侠3》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精彩绚丽的画面以及英雄拯救的主题,更在于影片背后反映出来的美国文化因素,这种与中国文化有较大差别,通过影片可以品读出美国电影人对英雄主义观、情与法、善与恶的独特理解,这对更好的掌握美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耿春红.《蜘蛛侠3》:一部蕴含着美国文化的商业片[J].电影评介,2007(24).
[2]王玉坤.《蜘蛛侠》--续写美国超级英雄神话[J].大舞台,2007(5).
[3]杨树荣.再探电影艺术的魅力之源--以《蜘蛛侠3》等为例[J].电影文学,2007(2).
[4]严欣,云彬.《蜘蛛侠3》[J].课堂内外(高中版),2007(7).
本文由知览论文代写网整理,本站长期提供代写硕士论文、代写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代写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lwer.com/
相关推荐
互联网会计方向的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2017-07-04
朝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2017-09-06
音乐与舞蹈学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017-08-03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分享
2018-04-17
变压器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2017-08-31
探究舞蹈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2017-08-07
2019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019-01-22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分享
2017-08-03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现状及误区
2017-08-08
抢救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护理体会
2017-07-22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QQ号:
验证码:
选择头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