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选取中国地质大学自建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中2015年代表性学院的论文,分别对博士、学术型硕士、学位型硕士、工程硕士、留学生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此得出对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利用、研究生教育、文献检索课程启示。 关键词: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 统计 启示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GB7713一87)。我国1987年颁布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一87,下称《规则》),在《规则》中,参考文献的定义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有关图书资料”。但是覃乐松认为参考文献应这样定义:参考文献是作者在著文中参考引用的文献,并于文末列出这些文献的目录表,无法在著文中明确标记引用序号的那部分文献不能列为参考文献。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将学位论文的电子文档提交图书馆,用以建立本校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图书馆要对提交论文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不同学科、学院,不同类型论文的参考文献在数量上差别悬殊。为什么会出现此类情况?针对此类情况,图书馆该做些什么?为此,选择代表性学科的学院的不同类型的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 论文的统计样本取自中国地质大学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为了进行对比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院:理科学院选取地球科学学院(简称地学院)、材料与化学学院(简称材化学院);工科学院选取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简称机电学院);文科学院选取艺术与传媒学院(简称艺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该学院专业包括教育学、哲学)。同时对论文的类型做了详细分类,分别为:博士学位论文、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学位型硕士学位论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留学生学位论文。分别统计各学科的代表学院的各类论文的数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篇均参考文献数、最高与最低参考文献数、参考文献数的标准差。 二、统计结果 1.论文选取以及数量。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教育学、哲学等门类(www.cug.edu.cn)。所以选取代表性学科的学院2015年学位论文来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同时,由于留学生上传论文数量较少,将全部留学生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共计论文618篇。 2.数据统计。分别对个各个学科的代表性学院的各类型学位论文的最高、最低文献数进行统计(表2)。同时,也对各个类型论文的篇均参考文献数量进行统计(表3)。再次,对各类型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标准差也进行了统计(表4)。 三、启示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但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其他问题,比如图书馆资源建设、资源利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生培养等等。 1.对图书馆资源建设以及资源利用的启示。(1)图书馆资源建设。图书馆的本质就是用科学方法,搜集、整理、保存和流通各种印刷与非印刷的资料,使读者获取完整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图书馆最终的目的就是资料的流通利用。没有资料,就没有资料的流通利用,所以资料是图书馆的根本。所谓资源建设,就是依据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任务与服务对象以及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书体系的全过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资料的流通与利用主要集中在广大的研究生上。研究生对图书馆的利用反映在学位论文上。直观的反映就是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如果图书馆的资源数量不够,那么参考文献的数量很难以提高。通过表2-4可以看出,工科、文科类的各种类型的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最高数、篇均文献数、文献数量标准差都较低,说明学生获得的文献数量不足,进而说明可能是由于馆藏资源有限,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相关文献。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专业设置进行馆藏建设,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以地学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结合学校学院建设时间,工科、文科类学院建院较晚,图书资源建设可能不是那么完备,资料可能会比较缺乏。通过图书馆学科服务直通车,老师和学生也反应资料较为缺乏。那么,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就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同时结合图书馆的图书荐购,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源,保证广大师生都能得到必须的文献资源。(2)图书馆资源利用。虽然不同学科专业的资源分布不同,但是从表2-4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学位論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差别也还是比较悬殊的。比如,博士与硕士,学术型与学位型,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各学科工程硕士论文的最高参考文献数量还不到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的一半,篇均参考文献数也比全日制的少很多。而且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数量的标准差也较小,说明工程硕士的文献利用普遍较低,而不是个别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中国地质大学工程硕士为非全日制,经过在职学习,取得工程硕士学位。一般工程硕士都是全国各地地质行业的在职工作人员,平时在供职单位上班,学院集中时间统一授课。但是关于工程硕士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通过我们在给工程硕士上课时的了解,对于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工程硕士学生不能使用。工程硕士学生平时在供职单位工作,图书馆纸质的文献肯定是不能借阅使用,但是如果有权限使用,图书馆电子文献的使用应该是可以的。可是,工程硕士虽然有学号,但是并不能通过校外访问平台进入图书馆来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这样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而工程硕士也很难得到他们需要的文献,以致于学位论文的文献数量相对偏低。基于此,建议对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学生,图书馆应该为他们开通校外访问平台系统,在攻读学位期间,可以使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这样可以更好地使用图书馆资源,顺利完成学业。 2.对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的启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信息素养教育,文献检索课程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主要方法。研究生院规定文献检索与利用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指定选修课。学位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分开上课,但是无论学术型还是学位型,一个文检课的班级里包括全校所有专业的研究生,学生人数为300左右。课程学时为24学时,讲课与实习比例为1:1。授课内容一般为检索基础知识、图书馆资源与利用、中外文综合数据库的检索等,没有教材,讲课与实习间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之前并未接触过数据库,对检索的基础知识也知之甚少。所以文检课程必须对检索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因为是所有专业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个专业的数据库进行详细讲授,而只能对综合数据库进行讲解,这是对所有学生都适合的。但是关于不同专业的专业数据库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讲解,这也可能是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基于此,建议对于研究生文检课程,首先学生选课时可以按照专业进行选课,尽管没有更多的老师,至少可以按照大类专业进行选课。或者可以按照理、工、文进行选课,而不是按照学术型、学位型进行选课。博士生也可以选修此课程。本来学位型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如果没有很好的文献检索基础,就更难得到相关的文献,学位论文的质量也就很难得到提高。同时根据不同的专业,借鉴其他学校关于文检课程的教学内容,比如针对不同专业、层次,增加检索技巧、论文写作、文献管理、专利、信息分析等等。这样,各类型的学生在现有图书馆资源的的基础上都能很好地获得自己的论文文献,进而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更好地完成学业。 3.对研究生培养的启示。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是表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包括论文选题与综述、论文水平、论文写作水平。关于论文综述,就是指是否全面了解本领域学术动态,并能精炼评述,明确主攻方向。要了解本领域的学术动态,就应该大量阅读文献,从中找出自己的新命题、见解。如此,一篇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才能完成文献综述,进而才能有自己的新见解。但是从我们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文献数量的差别还是比较悬殊。各学院不同类型的学位论文的最高和最低参考文献数量差别太大,地学院的博士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的标准差达到84,而艺媒学院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只有8篇参考文献。通过对留学生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的统计可以看出,留学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也是参差不齐,标准差也较大。而要求图书馆对留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也只有一个学院,那么大部分留学生可能对图书馆的资源可能还是不太了解,进而也不能很好的应用图书馆资源,这就很难达到他们论文的保障,更难保证培养质量了。基于此,建议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应该对学位论文的文献数量做相应的规定,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同时也保证研究生培养能达到一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覃乐松.关于参考文献的定义及著录方法的讨论[J].图书馆界,1996,(2):22-23+33. [2]王淑华.试论图书馆的本质与定义方法--兼评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某些定义的不足[J].图书馆杂志,2008,(11):6-9+12. [3]胡述兆.为图书馆建构一个新的定义[J].图书馆学研究,2003,(1):2-4. [4]杨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07,(11):114-115+118. [5]王莲,李金芳,钟宇,胡小丽,文凤.北京高校图书馆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现状调查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10):72-78. [6]马莉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5,(06):85-88. [7]赵延军.建立工科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USA. Proceedings of 2012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Application (ICEA2012) Volume 12 [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USA:,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