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提供免费毕业论文范文,硕士论文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4号,星期四 快速评论
目录Eh5知览论文网
引言 5Eh5知览论文网
一、言论自由的概述 6Eh5知览论文网
(一)言论自由的概念 6Eh5知览论文网
1.言论自由的含义 6Eh5知览论文网
2.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发展 6Eh5知览论文网
3.网络自由权利的行使原则 6Eh5知览论文网
(二)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 6Eh5知览论文网
1.网络暴力的含义 6Eh5知览论文网
2.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的关系和区别 7Eh5知览论文网
3.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冲突 7Eh5知览论文网
二、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 8Eh5知览论文网
(一)言论自由的立法现状 8Eh5知览论文网
(二)互联网言论自由的困境分析 9Eh5知览论文网
1.网民心态不端正 9Eh5知览论文网
2.经济利益的驱使 9Eh5知览论文网
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9Eh5知览论文网
三、完善互联网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建议 9Eh5知览论文网
(一)借鉴国外言论自由的立法模式 9Eh5知览论文网
(二)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 10Eh5知览论文网
1.完善网络言论管理法律法规 10Eh5知览论文网
2.加强网络言论的规制 10Eh5知览论文网
3.从法律上确定网络的协同治理地位 11Eh5知览论文网
四、结语 11Eh5知览论文网
参考文献 11Eh5知览论文网
致谢 12Eh5知览论文网
从网络暴力现象看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Eh5知览论文网
摘 要Eh5知览论文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的不进步,传播媒体作为公共信息传播的重要技术手段正在不断的增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全国各地的媒体传播不断增加,媒体市场逐步的发展和扩大。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中国网民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被过度的网络暴力重重包围。网络暴力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手段,它强劲的发展势头已扰乱了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对社会造成了影响,这与网络时代的言论只有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文从言论自由的概述出发,分析言论自由的概念、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相关联系,为后期的研究准备理论基础,其次分析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对言论自由的立法现状、互联网言论自由的困境进行概述。最后提出完善互联网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建议,要借鉴国外言论自由的立法模式、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提高言论自由管理水平。Eh5知览论文网
【关键词】网络暴力 言论自由 法律规制Eh5知览论文网
On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Freedom of speech from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et violenceEh5知览论文网
AbstractEh5知览论文网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ack of progr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communication media, a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ns of public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s being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na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Chinese netizens are enjoying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by the Internet while enjoying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by the Internet. It is also surrounded by excessive cyber violence. Cyber violence is a commercial means for profit that has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Its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has disrupted the network order and even affected the society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is only closely related to speech in the Internet 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freedom of spee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violence and freedom of speech from the overview of freedom of speech, and prepar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later research.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freedom of speech, summarizes the current legislative situation of the freedom of speech and the predicament of the freedom of speech on the Internet.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freedom of speech on the Internet,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the freedom of speech in foreign countrie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free speech management.Eh5知览论文网
【Keywords】Internet violenceFreedom of speechlegal RegulationEh5知览论文网
引言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入发展应用,互联网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当“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制作、发布者,这种信息生产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带给受众的体验是全新的、刺激的,但其社会风险也成倍增加。虽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是通常的自然法则,但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并非全无头绪。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都来到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路口。在当前的研究过程当中,网络是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近几年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网络空间中层出不穷的网络红人令人应接不暇,其中大多数红人是借助网络暴力而成名的。网络暴力的日趋泛滥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浮躁的社会心态有关。出现了以秦火火为代表的网络操作人物,所有东西都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并且极易演变为不惜损人利己(甚至害己)的炒作。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管理制度不是很完善,而国外的法对于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因为出台较早,所以相应的结构和体系还是比较健全的完善的,可以对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有学习借鉴的作用,因此对从网络暴力现象看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是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互联网在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进而告诫和警示人们在通过互联网交流的过程中,抒发和表达自己意见观点时勿随心所欲,不能将自己的权力无限扩大。同时加快解决在网络空间中言语自由相关的法律规范的不完善,行政机关监督的不到位,网络行业自律监管力度肉等问题,从而更好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论文从言论自由的概述出发,分析言论自由的概念、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相关联系,为后期的研究准备理论基础,其次分析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对言论自由的立法现状、互联网言论自由的困境进行概述。最后提出完善互联网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建议,要借鉴国外言论自由的立法模式、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提高言论自由管理水平。Eh5知览论文网
一、言论自由的概述 (一)言论自由的概念 1.言论自由的含义言论自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也是民主与法制法制的最终结果。在目前的研究当中,言论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言论自由是我国法律和人权进步的重要表现,只有在言论自由权利得到充分体现的基础上,我国人民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Eh5知览论文网
2.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发展网络时代言论自由是言论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形式。网络言论自由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形式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言论管理方式,网络言论是言论自由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传播媒介的显著特点,通过资料的搜集,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言论具有一下一些特征:首先网络言论是一种双向交流方式。不像报纸、电视等都是单向的,只能单方面的把信息传递给观众。而网络则可以让人们从网络上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发布在网络上。其次,网络表达具有开放性。不管是谁都可以在网上传播信息,并且不需要任何物质条件和资格。随着各种博客、论坛的兴起,使普通人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可以有效的传播。这样使得人们在网络上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网络时代言论自由是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也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处于一种快速行进过程,因此现代社会的公众处于一种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之中,他们急需通过娱乐来释放自己,对精神进行减压。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17年重要热门事件当中,由网络媒体发起的事件就占三分之一的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网络媒体是网名的巨大期待。Eh5知览论文网
3.网络自由权利的行使原则第一,合法性原则。在网络自由的行使过程当中首先必须满足合法性原则,只有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才能是真正的言论自由。如果借助言论自由对他人进行损害,违反法律就是非法行为,就称不上言论自由。具体到尊重网络言论自由问题时,合法性原则要求政府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要求和规定才能对网络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和方式进行干涉、对境内外网站的开放或屏蔽做出裁决、对网民言论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审查。政府权力在没有法律依据、不依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对网络言论的任何限制都应被视为是对人权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Eh5知览论文网
第二,自律性原则。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言论自由的发展和管理当中,法制是一个方面,另外网络的自律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在广大网民自律的基础上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言论环境。在当前网络时代下猎奇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不自觉的心理状态,在猎奇心理和娱乐减压双重作用下,他们倾向于关注那些娱乐性较强的搞怪的事件,以此来满足他们内心那种强烈的信息需求。另外在当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日益冲击本国文化,社会价值日益呈现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追名逐利成为公众特别是年轻公众的目标,在这种价值观的驱动下,公众开始寻求“出人头地”,渴望成名,但浮躁的社会风气又使得这些人不愿意通过辛苦付出来实现他们的“星梦”而搞怪、暴丑等就成为他们“出人头地”的最好途径。通过’723”动车事故天价赔偿事件,一心想着“要挣钱先挣名”的“秦火火”初尝甜头。秦火火称,他就是想出名,只要出了名,就会有出版社来找他,就能出书,就能挣钱,谈到为何要针对名人,秦火火说,只有颠覆已经成名的名人,才能快速提高知名度,因此网络言论自由需要自我不断的自律,否则就是违法行为。Eh5知览论文网
(二)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 1.网络暴力的含义网络暴力是当前网络社交发展的一种产物,在当前的研究当中,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Eh5知览论文网
2.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的关系和区别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在两者关系上是相互交集的关系,当前在很多网络暴力事件当中,都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认为自身的网络暴力行为是言论自由,不知道这与言论自由是背道而驰的。在言论自由当中,言论自由的权限的行驶必须有严格的要求的,而网络暴力是这些原则要求是违背的。首先言论自由必须是在行政法律的规范范围内行使才能是合法的,超出这一条件不是言论自由,这是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最大的区别。其次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在很多网络暴力事件当中,都是在背后利益推动下进行的,只有利益的驱使才会促使网络暴力的发展,而言论自由自身表达个人的观点,很少有利益的因素在其中。Eh5知览论文网
3.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冲突第一,与行政管理的冲突。网络言论自由在实际法律体系当中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其中虚拟性就是突出的表现,而这些特点对行政管理就造成多方面的冲突。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报纸集团,他们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都是要遵守严格的规律和要求的,他们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同时一个媒介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其测评严格,门槛极高,让人望而生畏,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传统的新闻媒体将传播者与受众分得很清,它们是“自上而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有着严格的模式和要求,而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在信息的传播的过程当中,完全的改变这一模式,在网络媒体当中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新闻。因此,在播客网站上,我们不再提及“受众”一词,而更习惯说“用户”。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无需审核的方式,使每一个用户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如博客和空间都是很容易进行注册,并且快速的使用。在技术层面上,网络媒体制作简单,无需要很大的成本,正式由于这一特性,使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不受传统网站的控释,网络媒体的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使信息控制方面收到重大的挑战。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其集团化经营的特性,是传统媒体在信息的时间传播上具有有一定的优势,加之传统媒体的技术支持,是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大大缩小。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完全的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的垄断地位,网络媒体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信息的传播更加的快捷和便利,这就极大的增加了行政管理的难度。Eh5知览论文网
第二,与公民个人利益的冲突。在网络自由管理当中,很多不法分子都是借助言论自由的幌子,对他人的权益进行侵害,网络自由造成了公民个人利益的巨大的冲突。在当前网络炒作在传播的过程当作缺乏事实基础,这是其发展过程当作存在的重要缺陷。如缺乏网络反腐基于网民爆料,真实性无法保证。一些腐败官员往往是被知情者通过网络揭发出来的,这些知情者中包括受到腐败伤害的民众、知情的网民甚至是官员亲近的人。既然是爆料,那爆料人常为了保护自己而拒绝透露其真实信息,由此带出来的信息真实性也就无法考证、责任无法追究。其中代表事件较多,如在雷政富案件中,一套被爆料人咬定是雷政富情妇的女子照片在网上热传,后来才得到照片当事人证实,那是她几年前拍的一组艺术照片,不知道如何流传到了网上,她本人根本与雷政富一案毫无关联。爆料人的身份随即也被网络认定为虚假信息。但这虚假事件却已经传播开来,造成了恶劣影响。当部分人假借反腐爆料之名在网上肆意扬言时,反腐过程中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就不再能成为让舆论频繁骚扰他人的合理借口。社交网站、网络上“日本核辐射空气抵沪”的无稽之谈,让上海市民惊出一身冷汗;“甬温线动车事故29人失踪”的以讹传讹,花费很大精力才得以澄清;而“滴血食品传播艾滋病”的失实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谣言不是网络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艾滋女事件”等,对个人造成的精神损害难以弥补;“浙江某学院党委书记开房被抓”等,损害到领导干部群体的形象;而“碘盐防辐射”的谣言,更在短时间内引发抢购风潮。网络网络的数量庞大,其拥有者也大多为“草根”平民,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在有些网络在发展过程当中,为了过分的强调新闻信息的速度和点击率,从而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使很多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制造虚假信息,吸引眼球,使网络的真实性大大降低。这就导致了网络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低。Eh5知览论文网
第三,与传统道德的冲突。网络自由发展过程当中很多人的网络言论都是与传统道德是违背的,在实际当中很多违法人员将网络自由认作是网络炒作,网络炒作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的传播,都是由网民的心态所决定的。网民的心态是影响网络炒作的决定性因素,网络推手也只能根据当前网民心态和热点现象进行炒作。郭美美能那么红,就是因为慈善系统自身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因此郭美美这事件差点就击溃了整个慈善体系。浮躁的社会风气为网络炒作提供了社会心理依据。人们越来越浮躁,容易失去理性,没有耐性,都渴望一夜成名,就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们“除了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外,不想去发掘自己的能力;他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每件事情都必须立即是他满意,即便是精神生活也必须服务于他的短暂快乐。网络炒作的大众娱乐性迎合了网民摆脱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和烦恼的愿望。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变异。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世俗化与功利化是网络炒作的社会本质原因。社会心态普遍变得金钱至上,一个个都想着不折手段的赚钱。消费社会的特征十分明显,物欲横流,道德下滑,网络炒作成了一种捷径和工具。于此同时,海量信息时代,许多企业换上了注意力焦虑症。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不见得有多少消费者会注意,效果很不理想,网络炒作则是低成本,高收益的传播途径。商业利益的推动为网络炒作提供了催化剂。另外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惜违背传统道德。经济利益的驱使是网络炒作的最为根本的动力。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之间特别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了赢得竞争,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争相发布有争议的抑或是夸张的人物事件信息,以引起公众注意,提高收视率和点击率。在新媒体时代,收视率和点击率是电视台和网站赢得公众眼球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依靠网络炒作,借助炒作的方式捧红一个公众人物,或是炒作一个有争议的事件,以引起公众的注意。Eh5知览论文网
二、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 (一)言论自由的立法现状在我国针对言论自由在多种法律上都有明确规定,在中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的自由;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严格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针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针对网络言论自由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法律法规,其中代表的有《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Eh5知览论文网
(二)互联网言论自由的困境分析互联网言论自由的困境是很多方面的,网络暴力是是与言论自由相违背的,网络暴力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进行违法的活动。在网络暴力的产生过程过程当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网名的原因,也有现实法律管理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Eh5知览论文网
1.网民心态不端正首先,网络暴力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的传播,都是由网民的心态所决定的。网民的心态是影响网络暴力的决定性因素,网络推手也只能根据当前网民心态和热点现象进行炒作。郭美美能那么红,就是因为慈善系统自身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因此郭美美这事件差点就击溃了整个慈善体系。浮躁的社会风气为网络暴力提供了社会心理依据。人们越来越浮躁,容易失去理性,没有耐性,都渴望一夜成名,就网络暴力的大众娱乐性迎合了网民摆脱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和烦恼的愿望。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变异。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世俗化与功利化是网络暴力的社会本质原因。其次,网络是公众发泄的良好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处于一种快速行进过程,因此现代社会的公众处于一种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之中,他们急需通过娱乐来释放自己,对精神进行减压。如今,网络媒体发展,网络反腐已成为当今监督腐败行为的重要途径,网络媒体参与公共事物的协同管理日益显现。最后,公众的猎奇心理和成名心态。在网络暴力的发生过程当中,很多人都是通过广大网名的好奇的心理进行暴力言论的发出,在猎奇心理和娱乐减压双重作用下,他们倾向于关注那些娱乐性较强的搞怪的事件,以此来满足他们内心那种强烈的信息需求。另外浮躁的社会风气又使得这些人不愿意通过辛苦付出来实现他们的“星梦”而搞怪、暴丑等就成为他们“出人头地”的最好途径。Eh5知览论文网
2.经济利益的驱使经济利益的驱使是网络暴力的最为根本的动力。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之间特别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了赢得竞争,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争相发布有争议的抑或是夸张的人物事件信息,以引起公众注意,提高收视率和点击率。在新媒体时代,收视率和点击率是电视台和网站赢得公众眼球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依靠网络暴力,借助炒作的方式捧红一个公众人物,或是炒作一个有争议的事件,以引起公众的注意。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在很多网络暴力事件当中,都是在背后利益推动下进行的,只有利益的驱使才会促使网络暴力的发展,而言论自由自身表达个人的观点,很少有利益的因素在其中。Eh5知览论文网
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网络暴力行为是与言论自由严重违背的,我国对于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目前很多部门法都有涉及,包括行政法、民法、刑法等。但是网络暴力作为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产生的,我们知道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的类型比较多样化,而且分界点非常模糊,所以国内法的规制目前还是有所不足的缺陷。我国虽然在很多法律法规条款对言论自由进行规定,但是都是大的方向进行规定,并没有想网络言论自由进行明确的规定,并且法律法规条款的可执行不强,因此法律约束效果不理想。Eh5知览论文网
三、完善互联网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建议 (一)借鉴国外言论自由的立法模式国外针对言论自由的管理较早并且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把言论自由作为人权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以规定。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也把言论自由列为首要的公民权。其后各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都用宪法的形式赋予公民以言论自由。在 1997 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出台了网络言论自由的管理条款,其主要内容表现在:“第一,政府政策应避免不必要的管制,不应当轻易介入网络空间。第二,由于互联网与其他传统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管理传统媒体的规范不应当简单的适用于网络管理。”并且在后续的管理当中出台了一系列的辅助法规,如《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案》、《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反垃圾邮件法》等法案。在德国德国对言论自由主要是通过《基本法》和《刑法典》进行管理,并且后续通过了《信息和传播服务法》,对网络言论采取有效的规制和指导。Eh5知览论文网
(二)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从以上的分析看出,网络时代的言论自由与传统利益存在的多方面的冲突,因此从法律背景来说,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Eh5知览论文网
1.完善网络言论管理法律法规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在个人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传播的过程当中,也会使一些违法法律和道德的炒作造谣事件发生,在实际的管理当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网络从宪法上来看是个人言论自由权的延伸,从一诞生就受到了诸多法律的限制。作为一种权利,网络当然有很多的界限是不能突破的。二是审查下位法是否与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这里应注意审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个人的禁止性义务规定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所认定的非法言论是否相冲突,对扩大认定的非法言论内容予以修改。三是审查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是否适当。比如行政法规、规章当中关于网络用户单纯复制、查阅非法言论的个人行为要求承担法律责任的条款,明显属于不适当,有权机关应责令制定机关予以修改。网络言论自由权,是《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权在网络上的自然延伸。“国家保障公民互联网言论自由,公民依法享有互联网上充分的言论自由,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Eh5知览论文网
2.加强网络言论的规制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加强网络言论的规制主要是通过完善网络言论管理法律法规、加强、从法律上确定网络的协同治理地位,提高我国网络实际管理水平。第一,网络言论的规制对象。在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管理过程当中自由和权利是相对的,如果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因此网络规制过程当中各个网络主体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网络作为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在社会责任上应积极向主流媒体靠拢,积极的协同主流媒体参与公共事物的管理,应积极的宣传党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要及时的运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影响和引导受众。这是网络获得发展应时刻肩负的基本责任。在网络规制的过程当中要具有明确的规定对那些严重违法的言论行为眼坚决的制止并且给予处罚,如宣传色情、暴力、犯罪违法言论要坚决的制止。但是对其他的一些言论并不能一刀切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民主自由的原则进行规制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网络言论自由的有效实施。Eh5知览论文网
第二,网络言论的规制的原则。网络规制的过程当中要具有明确的原则,只有在原则的指导之下网络言论自由才能有效的发挥。首先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媒体私利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网络应该毫不扰豫的舍弃自身私利,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只有一个敢于肩负责任的网络,一个全新全意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的网络。一个社会的主流网络并不只是以吸引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作为自己市场发展的传媒, 而更应该是全面的面对最广大受众群体的媒体。中国网络也正在一步步的尝试着能够真正为广大群众说话。在每年的两会报道信息上, 内地的各种网络也开始不回避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一些代表比较尖锐的发言”。媒体在群众和政府之间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媒体自身的责任已经非常的明确, 真实的记录社会发展状态, 服务于所有社会群体, 推动社会的前进, 只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其次是法律保留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并不是没有底线的只有在法律底线的范围内的言论才是合法的,因此规制的过程当中还具有法律保留原则。Eh5知览论文网
3.从法律上确定网络的协同治理地位在网络言论自由当中完善有关言论自由管理的法律法规是一个方面,另外还可以从法律上确定网络的协同治理地位。从美国与德国经验来看,有法可依都是互联网管理的前提条件。强化责任意识是互联网信息接入提供者需要具备的意识。作为互联网信息接入提供者,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除了必须遵循业内管理办法的规定,还要重视现实社会中的责任。尤其是面对网络时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复杂性,互联网信息提供者更应绷紧神经,规避海量信息中无处不在的风险。Eh5知览论文网
四、结语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暴力是与言论自由相违背的,网络暴力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进行违法的活动。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在两者关系上是相互交集的关系,当前在很多网络暴力事件当中,都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认为自身的网络暴力行为是言论自由,不知道这与言论自由是背道而驰的。在言论自由当中,言论自由的权限的行驶必须有严格的要求的,而网络暴力是这些原则要求是违背的。言论自由必须是在行政法律的规范范围内行使才能是合法的,超出这一条件不是言论自由,这是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最大的区别。在网络暴力的产生过程过程当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网民的原因,也有现实法律管理不足的原因。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完善网络言论管理法律法规、加强、从法律上确定网络的协同治理地位,提高我国网络言论实际管理水平。Eh5知览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张识.网络暴力的法理学分析[J].法制博览,2017(30):228.Eh5知览论文网
[2]王长伟.网络暴力的内涵、基本类型及形成原因分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7(04):109-112.Eh5知览论文网
[3]华珍珍.网络暴力的治理困境及法律规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08):84-86.Eh5知览论文网
[4]李钰.网络暴力应对思路分析[J].知音励志,2017(08):83.Eh5知览论文网
[5]庄齐斌.网络暴力危害及预防研究[J].科技传播,2017,9(08):46-47.Eh5知览论文网
[6]姚慧琳.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暴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7):94.Eh5知览论文网
[7]荣格.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解读[J].西部广播电视,2017(07):10-11.Eh5知览论文网
[8]陈岩.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暴力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05):21+23.Eh5知览论文网
[9]侯玉波,李昕琳.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01):101-107.Eh5知览论文网
[10]陈昶洁,陈力峰.网络暴力:信息时代的新隐忧[J].青年记者,2017(02):17-18.Eh5知览论文网
[11]黄蓉.“网络暴力”——互联网时代下言论自由的畸变[J].法制与社会,2016(32):180-181.Eh5知览论文网
[12]任心怡.信息时代地方政府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探微[J].新课程(下),2016(07):238.Eh5知览论文网
[13]范纯洁.为“自由言论”戴上枷锁[J].作文与考试,2016(Z3):6-7.Eh5知览论文网
[14]红霞.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及其原因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6):246.Eh5知览论文网
[15]林影,杨智雅.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3):42-43.Eh5知览论文网
[16]李国祥.国外如何治理网络谣言[J].时事报告,2013(10):42-43.Eh5知览论文网